
中華民國壁球協會
參加2025年第2屆亞洲壁球雙打錦標賽紀實
比賽日期:114年6月23日至6月26日
主辦單位:亞洲壁球總會
承辦單位:馬來西亞壁球協會
本次亞洲壁球雙打錦標賽,馬來西亞沙勞越主辦國亦是第一次主辦,選擇在沙勞越有其特殊意義。馬來西亞沙勞越為東馬來西亞是國內一個大島,原始森林密集是馬來西亞中最漂亮的島嵎,壁球雙打項目已列入亞洲運動會壁球賽正式項目,每年會由各會員國申請主辦,今年馬來西亞主辦第二屆亞洲壁球雙打錦標賽,又興建雙打壁球場。
壁球已列入2028年洛杉磯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參加選手男女各16名,但亞洲運動會壁球項目共有五面金牌,即有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團體、女子團體及混和雙打等我國男、女選手至今尚未參加過亞洲運動會壁球賽,完全無法與其他國家壁球選手競技。
這是我國第一次參加亞洲壁球雙打錦標賽,我國必須要重新擬定未來推動發展的方向,以應映未來亞運的培訓目標。這次參與亞洲壁球雙打錦標賽的過程及成績就可以看出完全無法跟上其他各國的進步水平,是本會需要檢討及改進要務。
雙打壁球場地國內沒有,但國家訓練中心目前已有規劃3面單打場地,一面雙打場地。會於2032年完成,壁球雙打項目已列入亞洲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選手無法有機會在正式標準場地訓練,應該可在現有單打壁球場地安排選手配對訓練,因為是新的運動項目,有機會能向羽球雙打一樣能在國際雙打賽中奪冠亦是良好的發戰項目。
台灣的球員體能上還需要加強,但在平常練習所必須的高強度對打明顯不足,這部分影響心理建設與臨場表現下的發揮。
我國目前較缺乏選手集體練球的環境與國際賽事之經驗,技術上需要更多高強度對打,更多比賽經驗與比賽強度。
現今壁球運動比較強盛的國家,規劃選手多以參加國際賽事為主,讓選手有國際賽磨練的經驗與訓練,建議我國選手能有參加職業賽事的機會,增加比賽經驗與比賽強度。
一、成績進(退)步原因:
2.限制與退步因素:女子雙打組合雖具潛力,但實戰經驗不足,對多拍速度與高壓壓迫處理不夠果斷,止步預賽。混雙組合搭配時間短,對應急狀況下的站位與防守協調需再訓練。雙打專項訓練時數仍偏少,技術銜接仍有進步空間。
二、選手臨場適應表現:
3.臨場臨機應變與觀察對手變陣的反應速度需強化。
三、對手整體實力比較:
四、行政資源狀況:
2.雙打訓練排程與賽前模擬比賽仍有加強空間,建議未來有計畫性地與鄰近國家辦理雙打交流。
我代表隊參賽成績:
男子雙打:15隊
第14名潘紹宇、林毓為;第15名魏志宇、傅俊清
女子雙打:13隊
第12名李怡宣、吳翊君;第13名王媛、徐宛雅
混合雙打:22隊
第18名李怡宣、傅俊清;第21名王媛、潘紹宇
第22名魏志宇、徐宛雅
各組前三名成績:
男子雙打組:
第1名Sirgh Abhay、Senthil kumar(IND)
第2名ZAMAN Noor、IQBAL Nasir ( PAK)
第3名 WONG Chi Him、TANG Ming Hong (HKG)
第3名Kamal Syafia、Lee Duncan (MAS)
女子雙打組:
第1名Chinappa Joshana、Singh Anahat(IND)
第2名Amani Ainaa、Yee Xin Ying( MAS)
第3名Ho Tze Lok、FUNG Ching Hei(HKG)
第3名WONG Po Yui Kirstie、TSE Yee Lam Toby(HKG)
混合雙打組
第1名Singh Anahat、Singh Abhay(IND)
第2名Arnold Rachel、Chandaran Ameeshenra( MAS)
第3名Amani Ainaa、Kamal Syafia( MAS)
第3名Chinappa Joshana、Senthilkumar Velavan(IND)
改進意見:
1.本會須尋找專屬壁球場地使選手有固定訓練場所,並且可使選手減少交通來回的負擔。
2.選手升學門路須安排使家長有信心投入訓練並照顧選手。
3.多尋找一些有興趣壁球運動的學生參加,才有機會讓選手彼此競爭。
4.基本體能需要強化,選手必須自動自發自我訓練成績才能突破。
5.多參與國際比賽增加比賽經驗。
6.基本體能需要強化,須要大專院校體育科系教練來參與訓練。
7.能聘請外籍教練可提升選手成績,這是可借重外籍教練的經驗來訓練選手。
8.各縣市若能興建壁球場地,壁球運動人口必能增加,選才必會更加容易。
9.本會今年獲得體育署潛培選手計畫經費,必可在幾年內年在亞洲佔一席地位。
12.國內正式比賽場地不足,應增建4-6面的壁球場館,有國際比賽專用,也有練習備用場地,以符合未來承辦國際賽會場館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