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民國壁球協會
參加2025年第32屆韓國亞洲青少年壁球個人錦標賽紀實
比賽日期:114年7月1日至7月5日
主辦單位:亞洲壁球總會
承辦單位:韓國壁球協會
本次賽會由韓國壁球總會主辦,賽事一切的安排非常的完整,從各國落地的接機服務、飯店與球場之間的交通車安排、每日賽事的注意事項、賽事結果更新相當即時...到最後的送機服務都藉由創建whatsapp群組來確保所有國家的領隊、經理及教練都能即時掌握最新消息,非常值得給予肯定及效仿。
本次賽事中華小將提早三天移地訓練,依照以往比賽時間安排練球,並做爆發力的訓練來維持選手訓練的強度,並結合防護員帶著大家做深層的伸展,使比賽期間有更好的表現。
本次賽事跟以往不同的是由年齡較大的組別開始打,第一天開賽由我國男子19歲組的選手 彭紹謙、李祐安及潘竑叡同時下場,分別對上澳門、卡達及斯里蘭卡的好手,彭紹謙開場就有好的開始率先拿下第一局,後續與澳門選手陷入膠著⋯最終在第五局不幸落敗;在隔壁場的李祐安與卡達好手打的難分軒輊,第三局找出對手的破綻後李祐安開始發動攻勢,好不容易得到局點,最終不幸因失誤過多而被逆轉連敗三局;我國青少年排名第一的潘竑叡則在另一側的場地依照自己的節奏牽制對方,直落三拿下中華隊首勝。接著男子17歲組楊承旻對上蒙古的選手,因對手沒出現而直接晉級。女子19歲組潘奕彤與夏珍珠同時下場,潘奕彤遇上泰國選手不敵對方強勢的攻擊直落三落敗;夏珍珠則在隔壁與斯里蘭卡的好手僵持不下,分數相當接近,兩位選手每分的來回都高於15拍,我國選手失誤相較少了一些最終以3比2拿下比賽。緊接著是我國中華小將最年輕的選 陳若晞上場,對上香港的選手,兩位選手都拼盡全力去比賽,最終 陳若晞 很可惜沒能頂住緊張的壓力而落敗。女子17歲組 吳雨家與徐宛雅皆對上印度的高手,皆直落三落敗。
後面的比賽 中華小將皆拼盡全力與各國好手在球場上拼搏,比賽的輸贏都是一個結果,更重要的是從比賽當中選手們能夠看到自己的進步與不足,並在接下來的訓練當中做出正確的訓練及調整,本次賽事相當可惜,有幾場比賽 我國中華小將都因體力不夠而無法贏下比賽,因此本次看到我國選手最需要加強的不是球技,而是『體能』。
自壁球確定在2028年列入洛杉磯奧運正式項目後,各國開始將種子選手送往不同國家訓練,如:馬來西亞、香港、英國及美國;也有在自己國家增設壁球場,甚至是新建壁球館並重金聘請外籍教練常駐於該國家擔任教練,提供選手有更完善的訓練時間及空間,這部分是我國需要努力的一部份,若是能先規劃我國青少年長期且規律的集中訓練,相信我國選手實力也能更上一層。
參加國際賽事能大幅提升選手們的眼界,也有檢視自我訓練成果是否有符合期望,期許在經費充足的情況下可編列預算讓我國青少年選手多參與鄰近國家所舉辦的賽事,如:香港、日本、澳門等。亦或是,嘗試安排移地訓練及移地交流賽來增加我國選手比賽經驗,多與不同國家的選手對打,接觸不同的球風也能提升選手們在臨場反應的能力。
我代表隊參賽成績:
BU19 潘竑叡第21名、BU19李祐安 第46名、BU19 彭紹謙第46名
GU19 夏珍珠第25名、GU19 潘奕彤第34名
BU17 楊承旻第25名
GU17 徐宛雅第18名(遺才賽第二名)、GU17 吳雨家 第21名
GU13 陳若晞 第18名(遺才賽第二名)
各組前三名成績:
男子組U19
第一名 Low.W.S(MAS)、第二名 Jooyoung.N(KOR)
第三名 Renshi.M(JPN)/Abdullah.N(PAK)
男子組U17
第一名 Aryaveer.D(IND)、第二名 Nickhileswar(MAS)
第三名 Aqil.M.N.B.K(MAS)/Shu.T(JPN)
男子組U15
第一名 Nauman.K(PAK)、第二名 Ahmad.R.K(PAK)
第三名 Yuen.T.L(HKG)/Aryaman.S(IND)
男子組U13
第一名 Muhammad.S(PAK)、第二名 Ayaan.D(IND)
第三名 Liu.Y(CHN)/Amarya.B(IND)
女子組19
第一名 Anahat.S(IND)、第二名 Cheung.T.C(HKG)
第三名 Kwong.E(HKG)/Whitney.I(MAS)
女子組17
第一名 Tang.H(HKG)、第二名 Harleein.T(MAS)
第三名 Anika.D(IND)/Lo.P.Y.C(HKG)
女子組15
第一名 Jinoreeka.N(MAS)、第二名 Saanvi.K(IND)
第三名 Chung.K.Y(HKG)/Siti.S.A.S(MAS)
女子組13
第一名 Yin.Z(CHN)、第二名 Mahnoor.A(PAK)
第三名 Maisarah.B.K.N(MAS)/Yang.S.H(HKG)
改進意見:
1.本會須尋找專屬壁球場地使選手有固定訓練場所,並且可使選手減少交通來回的負擔。
2.選手升學門路須安排使家長有信心投入訓練並照顧選手。
3.多尋找一些有興趣壁球運動的學生參加,才有機會讓選手彼此競爭。
4.基本體能需要強化,選手必須自動自發自我訓練成績才能突破。
5.多參與國際比賽增加比賽經驗。
6.基本體能需要強化,須要大專院校體育科系教練來參與訓練。
7.能聘請外籍教練可提升選手成績,這是可借重外籍教練的經驗來訓練選手。
8.各縣市若能興建壁球場地,壁球運動人口必能增加,選才必會更加容易。
9.本會今年獲得體育署潛培選手計畫經費,必可在幾年內年在亞洲佔一席地位。
10.本次賽會選手、教練、後勤行政配合良好,在11分制的比賽中能拿到7分,顯示在關鍵時刻,差臨門一腳的功力。期許繼續努力,必能達成目標。
11.我國選手參與國際比賽場次較少、經驗稍弱。應考慮補助選手經費,參加國際青少年排名積分賽,增加實戰經驗,改善歷年來籤表之虧,創造佳績。
12.國內正式比賽場地不足,應增建4-6面的壁球場館,有國際比賽專用,也有練習備用場地,以符合未來承辦國際賽會場館之需。
13.亞洲壁球個人錦標賽分U13、U15、U17、U19歲等組,目前我國選手只參加U17、U19歲兩組,若能增加U13、U15歲組參賽,可帶動國內壁球人口的增加,並可讓青少年選手提早適應國際壁球賽事的經驗。因為亞洲前女子世界第一的馬來西亞選手妮可大衛,她14歲就拿到亞洲壁球錦標賽冠軍,22歲就成為世界女子排名第一,故運動年齡越年輕機會會更好。